你最近一次喝手搖飲料是什麼時候呢?上個星期?2天前?還是剛剛?
那你的甜度通常都怎麼選擇呢?是正常?微糖?還是半糖?你說你不喝手搖飲料!我不信!那你一定是仙女,不食人間煙火!
早在民國109年10月5日食藥署修正「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並且從民國110年1月1日執行。食藥署要求不論連鎖飲料、便利商店的手搖飲以及速食業現場調製的飲料,除添加糖外,須將珍珠、椰果、布丁等內容物一併計算,標示總糖量和總熱量,並得以最高值表示之。
我知道你對以上內容肯定不在乎,法規什麼的好煩!我只要活得開心、吃得開心就好了!但人生短短幾十年,若沒有活得健康,那開心的日子不是很少嗎?這樣多可惜,人生這麼一遭,想必大家也想過著有品質的生活吧。近年來已經有許多研究提出精緻糖對健康的影響,而我國也在去年修正了食安法規,要求商家需要清楚標示飲料中的總糖量和總熱量,讓消費者自行判斷和選擇。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精緻糖類對我們到底有哪些影響,因而驚動食藥署修正法規,守護人民健康。
喝蔬果飲料很健康,你確定嗎??
我們都知道蔬菜水果含有許多植化素、維生素、纖維,可以幫助身體許多功效,例如:消化吸收、增強抗氧化力等。但有些商家業者為了讓產品更符合大眾口味,市售的蔬果汁可能添加“精緻糖”或“高果糖糖漿”作為調味劑。如此一來,原本健康的飲品可能就不是那麼健康了。
當我們以液體形式(含糖飲料)攝入的糖時,會增加肝臟消化糖的速度,過量攝取的糖類會轉化成脂肪儲存,毫無意外的,這些糖類若被體內判定是屬於過量攝取的飲食,那等於是為體內提供更多的材料,加速脂肪生成過程。
是的,所以你喝得很開心的飲料,很可能就這樣留在你的身體裡再也沒有離開了,而且還是變成你很討厭的形式留!下!來!但蔬果本身還是好的,只是要請大家注意你的蔬果汁是否有添加蔬果以外的調味劑。若在飲用之前先查看一下飲料包裝的營養標示,或是詢問店家是否有加糖或糖漿,避免額外的糖攝取,這樣就可以避免為身體帶來太多的負擔。
“可是我聽說,只要熱量攝取過多,身體自然就會將過多的熱量轉化為脂肪,那無論吃什麼,只要吃太多都會這樣,你這麼說感覺是針對含糖飲料的存在!”是的,你說的沒錯,只要過量都是不好的,所以即便是蔬果也要適量,一天吃十顆水果,把水果當正餐或白開水在喝,這樣也是不對的,凡事還是要適量,一天做到3蔬2果,這樣就很不錯了唷。
不過在這裡,我還是需要針對“含糖”飲料再說明,因為它對你的影響不止是形成脂肪這麼簡單。
甜的吃太多,糖尿病就找上你了!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裡我就大致向大家說明形成過程。當我們攝取高糖食物/飲料時,由於“糖”已是最容易被體內吸收的單醣形式,馬上就引來胰島素將他們運送往各處,在體內通過血液往各處穿梭。而我們攝入的糖分越高,就需要越多胰島素來運送它們,因此會刺激體內產生更多的胰島素。這樣長期的刺激就很容易引起高胰島素血症。但同時,胰島素產生的速度比不上糖攝取的速度,胰島素都無法完全運輸這些糖,進而造成胰島素疲勞,形成胰島素抗性。胰島素抗性即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常見的症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然而,高血糖反應不止引起糖尿病如此單純,它同時正悄悄的攻擊你的全身,只是你沒有發現。
高糖飲食引起的連環效應!
高血糖和血脂使體內的氧化壓力增加,接著引起發炎、血管內皮受損等,造成引起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甚至使交感神經過度活躍,進而造成內分泌許多功能受到影響。
因此,若不小心發展成為糖尿病患者,再加上血糖控制不佳,那很容易發生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或引發其他血管相關疾病。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沒想到那個細細白白的小東西竟然可以引起你身體這麼多的不良反應。正所謂團結力量大,你同時邀請它們這麼多來到你的體內,它們當然也要團結起來發揮功效呀!
我想這時候應該會有人表示: “我還年輕,我身體很健康,我也沒有糖尿病啊,我的身體我知道啦!”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你吃的糖,影響的不止你,還有你未來的寶寶!
在近年的研究指出,年輕階段時女孩飲食中糖的攝入量對未來所生育小孩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研究提到,孕期母親的精緻糖攝入量,將提高後代發生氣喘、及較差的認知風險。另外,哺乳期媽媽攝取過高的精緻糖,可能會通過乳汁傳送給嬰兒,間接影響嬰兒的正常發育。
對女生來說,你的飲食品質間接影響你的下一代,所以古人說的沒錯:女兒要富養,女孩們的飲食不得掉以輕心,影響的不止你一人,還有你未來的小孩。
根據國健署提出的資料表示,民國105-108年,20歲以上的三高盛行率分別為高血糖/糖尿病:11%,高血壓:26.3%,高血脂:22%。這些慢性疾病的問題不再只是長者的問題,也是年輕人需要留意的健康問題,即便現在很健康也不代表可以一直肆無忌憚地隨意飲食,該來的還是會來的(開玩笑)。不過許多慢性疾病的罹患者越來越年輕化,我們不該輕視並任由它侵蝕我們的身體。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照顧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減少糖攝取,從你我做起。
來杯無額外添加糖的金豆樂PRO+放鬆一下吧!https://5vegetal.com.tw/home/product_view/soymilk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民109年10月05日)。「公告修正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民110年10月15日
https://www.mohw.gov.tw/cp-4626-55898-1.html
2. Malik, V. S., & Hu, F. B. (2015). Fructose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What the Evidence From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Tells U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6(14), 1615–1624.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15.08.025
3. Bédard, A., Northstone, K., Henderson, A. J., & Shaheen, S. O. (2017). Maternal intake of sugar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hood respiratory and atopic outcomes.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50(1), 1700073.
https://doi.org/10.1183/13993003.00073-2017
4. Cohen, J., Rifas-Shiman, S. L., Young, J., & Oken, E. (2018). Associations of Prenatal and Child Sugar Intake With Child Cogn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4(6), 727–735.
https://doi.org/10.1016/j.amepre.2018.02.020
5. Goran, M. I., Martin, A. A., Alderete, T. L., Fujiwara, H., & Fields, D. A. (2017). Fructose in Breast Milk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fant Body Composition at 6 Months of Age. Nutrients, 9(2), 146.
https://doi.org/10.3390/nu9020146
6. Bhardwaj, B., O'Keefe, E. L., & O'Keefe, J. H. (2016). Death by Carbs: Added Sugars and Refined Carbohydrates Cause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n Indians. Missouri medicine, 113(5), 395–400.
7.Sowers, J. R., Epstein, M., & Frohlich, E. D. (2001).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update. Hypertension (Dallas, Tex. : 1979), 37(4), 1053–1059. https://doi.org/10.1161/01.hyp.37.4.1053
8.Brownlee M. (2001).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cell 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Nature, 414(6865), 813–820.
https://doi.org/10.1038/414813a
9.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民110年)。2.1-09_20歲以上人口三高盛行率。民110年8月23日,取自「衛生福利部統計處」